主办单位:宁夏回族自治区文史研究馆 地址:宁夏银川市金凤区黄河东路939号
联系方式(0951-8580433(兼传))
网站标识码:6400000017 备案号:宁ICP备2021000969号-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152号
中国的剪纸历史可追溯至汉唐时期, 宁夏的剪纸也源远流长。剪纸在宁夏民间俗称窗花、贴花。剪纸在民间俗名为窗花, 剪纸活动被称作“铰窗花”, 它是表达、记录人们对美好生活的一种纯朴的艺术。宁夏民间有首“花儿”唱道:“白云山上雾绕呢,灵芝草有心人找呢,维尕妹子耍手巧呢,万样子花随心者铰呢。”
非物质文化遗产和物质文化遗产一道共同构成了国家和民族现存的文化记忆,两者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随着时代的发展,在今天的社会形态下,传统的民间艺术甚至传统的文化都要和时代做一个结合,使文化不管从艺术形式和内容的传承上有一个递进。宁夏伏兆娥剪纸作品来源于生活经历和周围环境,题材丰富、形式多样,地域特色浓郁,既有北方人俭朴的大气与粗犷,又有南方人精致的细腻纤秀。它是在传统文化基础上形成和发展的,积淀丰厚,形式多样;地方民俗意味浓厚且突出,审美与欣赏功能独具特色,成为宁夏民间艺术的奇葩。
一、伏兆娥剪纸技法
伏兆娥在剪纸创作实践中,其技法可分为四类:阴剪剪纸、阳剪剪纸、阴剪和阳剪结合剪纸、剪影剪纸。
(一)阴剪剪纸
首先用红纸剪出一个“禄”字,在其中镂空剪出各种装饰纹样。如祥云、盘长(中国结)、花瓶、牡丹花及凤凰等,留下红色的背景部分,通过衬纸反衬出图案的形状。阴剪技法一般要求线线相断,线条不一定是相连的,镂空部位往往是块状的。
(二)阳剪剪纸
阳剪剪纸,是将图案以外的部分剪掉,保留图案原有的点线面。阳纹剪纸一是流畅连接,保留原稿的轮廓线,剪去轮廓线以外的空白部分,二是它的每一条线都相互连接。阳剪剪纸有轮廓线清晰、线条流畅、玲珑细致的艺术特点。如《兔子啃白菜》,是一幅对折的对称剪纸。大白菜的根部,用阳剪的手法,突出了精炼优美的几条线,展现了白菜帮的洁白。一片片的叶子,轮廓线清晰灵秀,层层叠叠,立体感强。旁边的兔子和菜虫做陪衬,有静有动,把一棵形态优美、水灵新鲜的大白菜刻画得栩栩如生。
(三)阴剪和阳剪结合剪纸
在传统剪纸中,基本不会采用单一的剪纸方法,大部分剪纸作者都是将阴剪、阳剪相结合。根据构图所需,阳中有阴,阴中有阳,使得作品阴阳相济,互相印衬,也使作品更精致。伏兆娥一般先用阳剪将主体纹样的轮廓剪出后,再进行局部的阴剪镂空装饰。也有时阴阳并行,相得益彰。如《和平奥运》,和平使者大象,寓意气象万千,大体上是阴剪。象牙则是阳剪,显出了象牙的洁白。还有几个奥运福娃的面孔,多数是阳剪。但有一个福娃面孔例外,运用阴剪技法,自然地令人想到这是一位黑肤色的非洲娃娃。奥运五环等标志使用阴剪镂空手法,非常醒目。伏兆娥精巧的匠心运用,清晰地表达了世界和平的奥运主题精神。
(四)剪影
剪影相对来说是剪纸中最为简单的一种。剪影着重于写实,是剪纸表现形式之一,主要通过剪外轮廓的影像来表现人物和景物。所以它最注重外轮廓的美观和造型的精准,剪影用黑色或深色纸张比较合适。
二、伏兆娥剪纸艺术风格
伏兆娥剪纸艺术风格可概括为夸张变形、写实传神、打破常规三种。
(一)夸张变形
中国剪纸是一种民间艺术,也是一种意向艺术,可以不受比例、透视等西方美术理论的约束及严格要求。民间剪纸作者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想象,随心所欲地放胆剪出心中的所思所想。伏兆娥的剪纸作品中,最常用的艺术手法便是夸张变形。她常常把对生活的独特理解、对人生的奇妙感悟,以充满想象力的剪纸语言符号表现出来。经她创作的很多人物、花草、动物和景物,已不再是原来的形象,而是变形夸张的新形态,被赋予了新的内容,给予了人们充分想象的空间。如《三羊开泰》作品,可谓奇思妙想,通过对折剪纸的方法,剪了两只对称的侧面形态的羊,首先映入观者的眼帘。但仔细辨认,就会发现正面还有一只白色的羊,它是利用两只侧面羊的对接之处,巧妙地组合而成的。该创作打破了人们的常规思维,构思独具匠心,使画面既对称工整稳定,又不乏变化与妙趣,令人回味无穷。
再如《雄狮》剪纸作品,一改传统而常规的表现手法,打破狮子原有的造型思维,用自己独特的审美理想,再造雄狮的形象。伏兆娥大胆地运用夸张变形的手法,将平日威风凛凛的雄狮,塑造成了一朵绽放的鲜花般模样。其头部造型犹如一朵盛开的向日葵,尾巴也是一朵配以繁茂叶片的花朵,腿部还装饰有铜钱纹样,背部的轮廓线装饰有一串小铜钱,活泼顽皮可爱。该作品洋溢着欢乐和纯真,极富童趣。
(二)写实传神
写实传神也是伏兆娥剪纸的艺术风格之一。尤其是她的肖像剪纸,最能体现其剪纸写实传神的艺术魅力。用剪纸艺术刻画人物,要求作者有深厚的剪纸功底和敏锐的洞察力,能够娴熟地把握剪纸的技巧和分寸尺度,准确地塑造人物形象。写实传神的肖像剪纸可以说是最高境界的剪纸艺术形式,检验着剪纸作者的真才实学。伏兆娥通过长期为祖国各地游客剪制肖像的实践活动,积累了大量的经验,练就了炉火纯青的肖像剪纸技艺。她以完全写实的表现手法剪制出来人物肖像,已不是简单的像不像,而是能够把握人物的相貌特征,甚至精神世界。在她的手下,剪刀犹如画笔,能够用最简洁的剪纸语言符号精准地刻画人物,不仅是形似,更注重神似。伏兆娥曾以写实传神的艺术手法,于2005年创作出《百名将军》系列肖像剪纸作品,下图列举的人物肖像剪纸,便是其中的几幅。她参照将军们的肖像照片,运用民间剪纸艺术进行了再创作。在对人物面部的五官位置表现上,以自然、流畅的寥寥几根线条,精准地进行了连接,生动地再现人物原貌和神态。在表现男性人物脸上的皱纹时,尝试采用了不同数量的线条连接。面部则采用不同形状的板块连接法,主要以阳剪手法进行刻画,让作品更加栩栩如生。她用自己独特的剪纸艺术语言刻画出的将军肖像,神形兼备,细腻逼真,既不失原有的模样风貌,又体现了剪纸艺术所特有的秀美与深刻文化蕴涵。而且,不仅是面部刻画,人物的发型配饰、服装特点都准确把握,通过以剪代笔的“速写性”创作,把人物的特征刻画得惟妙惟肖,堪称伏兆娥剪纸的独门绝技。
(三)打破常规
打破常规、独出心裁,是伏兆娥剪纸的又一艺术风格,也是她总能够出奇制胜的法宝之一。打破常规即走出常规剪纸的框框,创作出人们意想不到的艺术形象。民间剪纸具有自由奔放的特质,同样的物体,可以根据作者的不同审美和理解,十剪九不同。这也是民间剪纸常剪常新、永不雷同、新鲜独特、受人们喜爱的原因。伏兆娥常常把剪纸当作快乐的源泉,把自己太多的憧憬和远景融入其中,从而有了更广阔的遐想空间,完全不受所谓的“规则”限制,自由地展现自己的创造力。其作品《永久和平》就是典型的一幅打破常规的剪纸作品范例。该作品2006年获得第二届国际剪纸艺术展“最佳作品奖”,被中国原剪纸研究会印制为贺年卡发往世界各地。图案中央下方是一头牛的造型,象征着勤劳、无私奉献,是中流砥柱的化身。其下的水纹代表海洋,象征海纳百川的广阔胸襟和以苦为乐的奉献情怀。左边是龙,凝聚与积淀着中国人独特的文化,是代表中华民族的图腾。同时,龙也是阳气旺盛的象征,代表东方、初升的太阳。右边是凤,自古就是吉祥和谐、天下太平的象征,与龙一样,也是中华民族的图腾,可谓“龙凤呈祥”。中间圆形部分中,有一只报晓的雄鸡,代表中国的版图,暗喻旭日东升、吉祥如意。最上面则是熊熊燃烧的一团火,象征着旺盛的凝聚力和活力。该图案构图饱满,内容丰富,牛、龙、凤、公鸡和火苗的有机组合,构成了和平的主旋律、时代的最强音,表达了作者热爱祖国、热爱和平的家国情怀。
一把剪刀,一张纸,各种山水鸟兽跃然指尖,活灵活现,表达生活的喜怒哀乐,为民间艺术长廊增添了绚丽的色彩。伏兆娥在她长期的生活和创作实践中,用一把灵巧的剪刀描绘家乡的风土人情和民间的故事传说,为民间艺术长廊增添了绚丽的色彩。作为国家级非遗剪纸项目传承人,伏兆娥立志做好传统文化的守正,创新,推广,接好历史的“接力棒”,走好脚下的“长征路”。
(作者系宁夏大学民族与历史学院研究生)
摘自:《宁夏文史》2022年第4期 总第57期